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看陕西的担当

陕西日报  2016-07-11 08:37

[摘要] 中央向地方以新的方式赋权,地方以积极的方式落实中央的政策,使地方的创新性和国家的支持有机结合,找到“45度角”。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仔细比对国家和陕西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看得到国家寄予各地区的期望,找得到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陕西担当。

“地区发展战略目标是横坐标,国家发展战略是纵坐标,好的路线图,就是‘45度角’,既可以实现地区发展战略,也可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关系的精彩论述。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颁布,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于5月全文印发,这是陕西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制定实施的个五年规划。仔细比对国家和陕西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我们看得到国家寄予各地区的期望,找得到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陕西担当,体会得到国家发展和陕西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看得见陕西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大逻辑。

45度里的中央和地方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城市群建设进一步加大步伐。“十三五”期间将建设19个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山西中部、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等。

在陕西“十三五”规划中,打造关中城市群被明确提出。陕西构建的是以西安为核心、宝鸡为副中心,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城市群。

“上面这个就是好的例证,中央和地方遥相呼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我们需要在国家的大前提下来发展自身,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是长期形成的,也被证明是有效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说。

陕西省这几年和国家战略深入融合,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新区、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科技资源统筹、创新发展示范等等,陕西成了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之地。陕西,在这些国家战略中被赋予了关键性角色,陕西亦用转型发展对此作出了积极回应。西安交通大学发展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冯宗宪教授表示,地方的积极性和国家的支持有机结合,国家会给地方一定政策支持,同时地方也会促进国家发展。

如今,改革开放走过三十余年,陕西,作为内陆省份有了更多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机会,尤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于陕西自身而言将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合作。陕西省“十三五”提出,按照“内引外联、东进西拓、南下北上”的思路,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加强与成渝、长江等城市群的战略合作,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西电东送电力通道建设、延安页岩气勘查开发、“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都能找到陕西的身影。这次国家“十三五”中提到了100多项重大工程,许多内容都与陕西密切相关。随着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未来五年陕西省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强劲的动力。

45度里的重大项目

“我用两个月的时间走了一趟丝绸之路,作为搞经济的,我能清楚地看到这条道路将带给陕西的巨大机遇。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是有心脏的,而这个心脏必然在陕西。”张宝通在评述丝绸之路对于陕西的意义的同时,也点出了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将给陕西带来的深远影响。

健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是国家“十三五”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锦囊。丝绸之路经济带,让一条传统意义的欧亚廊道,成为一个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形成区域的大合作的纽带。

在陕西,“陆空数字”三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国际交通通信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中亚教育培训基地,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等一系列项目落地生根,陕西将用一种更广阔的思路概括和展望丝绸之路所串起的文明和财富。

“陕西的机遇和梦想远不止于此。”张宝通说。“米”字形高铁网、“两环三纵七横六辐射”高速公路网、大西安地铁网建设,启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举措都将成为未来陕西发展的硬件支撑。

“十三五”期间,中国七座城市将新建国际航空枢纽,西安榜上有名。提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国家枢纽功能,强化西安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功能。对此,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表示:“这个也是次提出来,要提升西安航空国家枢纽功能,这对我们下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综合交通物流商贸中心,是好的支撑。我们的国际航线有36条,今年再开通10条国际航线,将来西安跟世界主要城市也是直飞,这里会四通八达。”

随着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增强,陕西在经济发展中打开了新的思路。顺着沿黄公路、榆商高速,沿着十天高速、阳安铁路,沿黄和沿汉江城镇带,汉江两岸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将成长起来。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将看到“一园两群三片四核”的城镇空间体系,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杨凌成为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城市的面貌,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将激活人文记忆,放大城市价值。在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看来,“十三五”期间,借助基础设施建设,陕西需要聚焦城市经济,关注城镇发展,以完成产业集聚、深挖地区经济潜力。

45度里的发展活力

如今,陕西正在大步向前,一边总结发展经验,一边思考科学的发展路子,不断激发自身发展活力。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集群正在这里产生,创新创造的理念在这里具体化,信息经济在这里拓展新空间。

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启动,依托电子信息、航空航天、3D打印、机器人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陕西将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化产业基地和千亿规模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航空及航空服务业和卫星应用产业聚集区。

在张宝通看来,“一带一路”强化了中国制造业的对外开放,“中国制造2025”实施落地空间之一则在“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又需要“中国制造2025”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西安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大的优势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这里将建成的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工业强、层次高的装备制造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是到了发展的关键期,越是认识到这句话的深刻性。冯宗宪教授分析认为,从陕西省的生态环境来看,一是多样性明显,二是非均衡性,三是脆弱性。生态环境是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的约束、短的短板。陕西要从过度依赖资源型粗放经济发展到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西部具有样本意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要在“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期间,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发展,提高整个经济结构中绿色经济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举例来说,陕北应该走高端能源化工路线,同时发挥其自然区位优势,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于陕南而言,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聚集区为承载,发展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富硒食品等产业,以及水稻、茶叶、中药材、食用菌、魔芋、蚕桑等有机农业,用生态型产业发展新体系,构建起陕南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冯宗宪说。

毋庸置疑,无论是创新驱动发展,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绿色发展;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还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深刻影响,都为陕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陕西肩负着打造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任务。张宝通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只有加快向西开放,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方式,在制度管理方面创新改革,该转变角色的转变角色,该政策扶持的就政策扶持,真正使这些项目落实到实处。(记者 杜瑶)

(责任编辑:邹-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