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楼市文苑|从周家大院到吴氏庄园(文/孟渭泰)

房天下  2017-12-18 09:47

[摘要] 今年初去了趟泾阳,感觉泾阳自古崇文尚学,文化气息浓郁,不仅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也是一个商贸繁荣之地。从周家大院到吴氏庄园,透过这些建筑,使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出生在这里的伟大人物,仿佛就在眼前,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继承秦商精神,弘扬爱国热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再创辉煌。

今年初去了趟泾阳,登上了中国高砖塔---崇文塔,参观了崇文国学馆,陕商文化博物馆,游览了中国版图中心---大地原点,观赏了智慧农业---花博会,感觉泾阳自古崇文尚学,文化气息浓郁,不仅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出过大教育家,书法大家于右任,出过国学大师,红学专家吴宓;也是一个商贸繁荣之地,出过安吴商女,陕西女首富周莹,出过秦商先驱社树姚氏。我思绪万千,有感而发,撰写了一篇散文《走进泾阳》发表在《咸阳城市科学》上。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一下火了泾阳。听说国庆长假人气爆棚,蜂拥而至,我没凑这个热闹。而是选择长假过后,一个周末下午,先去周家大院,赶到安吴堡,青训班纪念馆己经下班,过了几天,又专程去了趟吴氏庄园。

从周家大院到吴氏庄园,我寻找着当年周莹的足迹,除了在周家大院看到周莹闺房里挂着的画像,听说吴家东院迎祥宫是吴聘和周莹的别院,再也没有找到和周莹有关的什么痕迹,就连她死后也未能埋进硕大的吴氏陵园。但从这古老的建筑中看到当年周家的繁荣气象。

位于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的周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巨商,刑部员外郎周占奎(字梅村)的府第,安吴商女,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娘家。始建于清乾隆末年(1787—1797),耗时数十年修建,建成时共有17个院落,可谓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在孟店村形成一片建筑群,号称“孟店周”。透过这座建筑,仿佛能看见昔日少女周莹的身影。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因战乱烧毁了16院,现仅存此院,为五进大院,采用砖、石、木混合结构,具有南秀北雄建筑风格,坐南朝北,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高屋建瓴,板瓦屋顶,浮雕满壁,优雅素彩,为古建艺术典范。“怀古月轩”,“谦受堂”牌匾为整个院子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底蕴。

每一块牌匾,每一扇门窗,每一朵雕花,无不彰显着大户人家的考究与挑剔。每进三五相间均有大门相隔,若敞开所有的中门,可一眼看到后楼,给人以清静幽雅之感,是陕西省的古民宅。

到了吴氏庄园,这座仿照紫禁城建造的三进四合院,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但风采犹存。大红色的门窗干净、明亮,石块铺就的地面一尘不染,走廊墙壁上的砖雕精美细腻。当年吴家东、西、南、北、中五大院,占了半条街,以东院最为兴旺。

精致的砖雕马头墙,在青砖碧瓦的映衬下,折射出吴家曾盛极一时的辉煌。园内参天古木,依稀透露着江南风韵的秦式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幽静,亭台楼榭,曲折游廊。如今现存的望月楼,迎祥宫,戏楼等,虽经沧桑,但仍然彰显着陕西女首富的奢华生活。

走近一个人方式,便是走进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周莹是清朝末期有名的商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将家族生意推向巅峰,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造就了秦商辉煌,成为秦商中响当当的女强人。陕西女首富周莹在这里演绎着晚清“女商圣”的传奇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周莹的养子吴怀先,将吴氏庄园捐赠给了当时的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也是吴氏庄园得以保留。于是以吴氏庄园东院为中心,以培养青年干部,发展抗日力量为目标的“安吴青训班”,彪炳中国革命史,被誉为“青运史上的丰碑,抗日战争的熔炉”。作为安吴青训班旧址,这里成了红色革命圣地,也就是现在的“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

来到吴氏陵园,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庄严与气势,但却容不下一个没有子嗣的寡妇。尽管她是创造了经营传奇的“女商圣”,最后还是埋在距吴家祖坟东北方向200米,如今她的坟墓己无踪迹。但令人欣慰的是吴氏陵园是以周莹为主角介绍的,曾祖父吴恒德、祖父吴汝英、公公吴蔚文、丈夫吴聘、孙子吴少怀,足以可见周莹在吴家地位。

我不赞成称周莹为安吴寡妇,比起她的丰功伟绩来,“安吴女商圣”,“陕西女首富”更为贴切。当我看到吴氏陵园的“吴宓之墓”, 便心存敬畏。这位从泾阳走出来的国学大师,红学专家,比较文学创始人,有“中国文学之父”之誉的吴宓,也许连陕西人也不太熟悉。但当你听到季羡林、钱钟书、曹禺、吕淑湘、 吾、李赋宁,这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名字时,当你知道这些影响中国甚至影响世界的大人物,都是吴宓的学生时,你就会对吴宓先生产生无限的敬畏之心和崇敬之情。原来泾阳,三原有吴宓、于右任这两位功绩耀世的大人物,就足以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骄傲三生,自豪三世。

从周家大院到吴氏庄园,让我感受到了秦商的辉煌。秦商被认为是按地域亲缘关系出现的商帮,被誉为“天下商帮”。历史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西口”,这些家喻户晓之词都是因秦商而来。在吴氏庄园不仅见证了秦商的辉煌历史,也目睹了无数爱国青年的一腔热血。今天,我们更应秉承厚重质直,忠义仁勇的秦商精神,弘扬爱国热情,肩负起追赶超越重任,重振秦商雄风,重回繁荣巅峰。

从周家大院到吴氏庄园,让我感受到了明清至国民中期“泾三”一带的繁荣气象。明清时期秦商的崛起主要分布在渭北川道各大县,其中泾阳、三原因优越的地域交通位置而成为中国西部的商务中心和金融枢纽,有“小北京”之誉。从这里汇聚的白银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可见,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华。

这时的泾阳川原秀错,楼阁参差,数百年间“过客如云集,佳人拾翠来。有村尽竹树,无处非楼台”。这时的三原“扑面尘沙眼不开,八百仕女似风来。驾牛驾马车如许,扎遍南台与北台。更从何处问繁华,演武亭前各自夸。公子冶游争似锦,美人姿态静如花”。

当年陕西流传着一句民谣,“宁要三原,不要西安。”这一带有著名的“东刘西孟社树姚”,更有 "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可见,其商号、作坊分布之广,资本、财力积累之快。也反映这一时期泾阳、三原盛极一时的繁荣气象。

从周家大院到吴氏庄园,也让我感受到这些建筑遗存应该很好地规划加以保护和挖掘利用。透过这些建筑,使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出生在这里的伟大人物,仿佛就在眼前,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继承秦商精神,弘扬爱国热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七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